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驾驶 > 给浙江省交通厅交通发展的建议

给浙江省交通厅交通发展的建议

时间:2015-10-25 来源:发票查询网
编辑:发票查询 人气: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加快发展城市交通已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根据浙江省未来发展定位,应如何发展城市交通,以形成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城市交通体系,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以发展城市交通为切入点,从市区交通的发展现状入手,在分析市区交通发展态势中寻找症结,并据此提出我市城市交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理性正视存在问题,认清阻碍交通发展的因素。

丽水市作为浙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道路建设高歌猛进,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干道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紧张状况。但从发展速度和实际情况看,政府倾力进行的道路改造和交通运力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交通迅速增长的需求,道路设施的建设速度仍滞后于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公共运输车辆的增长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目前丽水市城区的交通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下的比较脆弱的暂时平衡状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区的交通矛盾将会更加突出。面对这种可预见的趋势,我们需要及时科学分析目前存在的现状,找准突破交通发展的新方法,确定适合丽水市的交通发展战略和正确的行动措施。

(一)城区规划滞后,新建项目忽略了周围交通因素。

1、城区交通规划跟不上人口激增的需要。市区人口大幅增加,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给交通带来压力。1960年前,丽水国民人均收入仅860元,而截止2008年底,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505.68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市区人口也增加到46万人,对交通构成巨大压力,造成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更为拥挤,市区交通规划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

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跟不上城区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公交线路网长度、日客流量及车辆拥有数等方面均有了明显改观,出租车从无到有,发展到409辆。但在开辟公交新线、延长公交运营时间、解决高峰时段乘车难、出行候车时间过长、改善公交运营质量等方面还折射出我市的公交运营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出租车缺乏发展规划,对出租车的投放数量、发展速度等至今还没有规划,上下班高峰时期出现打的困难。有的居民小区目前尚未开通公交线路,市民要求开通公交运营线路的呼声强烈,交线路网密度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3、重点区域规划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城区发生拥堵现象的重点区域是城市经济中心和休闲中心,这些地方汇集了众多大型购物场所和休闲场所。节假日产生大量的人流、车流,一段时间后又集中撤离,这种过度集中的放射状交通流大大超出了道路的承载能力。此外,城区一些新建的大型房产项目在立项和审批时未充分考虑到周边的道路状况,忽略了交通因素,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就成为了城区新的堵点。

(二)基础设施落后,车辆迅增导致了各方压力剧增。

1、各类车辆数量迅速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出行越来越多地依靠各种交通工具,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由此给市区道路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据交警支队车管部门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城区共有电瓶车5万余辆,汽车5万余辆,摩托车4万余辆。另外,每天还有近百辆新车等待上牌。尽管近几年加大了城区道路建设力度,但与车辆迅猛增加的势头相比,仍然难以适应,矛盾日益凸显,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

2、街道通行能力普遍不足。一方面不少沿街商业门店占道经营或私设停车位,部分地段没有人行道或人行道过窄,又没有过街天桥,行人过街只能横穿马路,人车争道现象非常突出,加剧了车辆堵塞;另一方面存在混合交通问题,客货车混行、非机动车混行、人车混行,参与交通的成分复杂,严重地影响了道路运输秩序 ,降低了道路运输通行能力 ,增加了道路运输管理难度。

3、停车场位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市还停车场(位)建设严重滞后,特别是大型商场、购物中心、繁华街道等停车常位严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尽管经过了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但由于许多建筑在规划和建设时忽略了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停车场的建设,提供的停车场(位)还远不能适应机动车发展的需要。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机动车在城市道路的禁停车行道上停车,致使路段塞车和车速下降,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另一方面造成大量的机动车占压人行道,影响行人通行。   

(三)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乏力影响了道路通行效率。

1、公交事业发展滞后。近几年,由于油价上涨、公交运营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加上职工工资、福利、车辆保险费每年增加以及老年人优惠乘车、盲人免费乘车等承担的社会公益性服务项目的增多,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规划,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制约了企业和公交事业的健康发展。

2、城市功能布局简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简单地限车、修路就可彻底解决。目前,城区主要干道上的交通设施相对完善,但其他道路上的硬件设施明显不足,导致人车通行道不分,影响通行效率。

3、指挥系统较为落后。交通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城市交通有效供给是否充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市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的现代设施极少,从交通管理的技术水平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智能交通和信息化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安全意识欠缺,交通陋习左右了市民日常行为。

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道路交通环环相扣,任何一环脱节都将影响其他环节的管理。部分驾驶员单行道逆行、乱停车辆、超速行驶、酒后驾车、闯红灯等违规行为仍屡禁不止。行人缺乏安全意识、标志意识,存在侥幸心理;此外也存在从众心理,认为别人违章,我也可以违章,这些不文明的交通陋习是影响城区交通顺畅的又一原因。

二、发挥行业管理职能,确立促进交通发展的措施。

丽水城区交通问题,不仅是秀山丽水的形象问题,而且与城区近几十万居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及时研究解决。

(一)规划为先,着眼于引领城市交通发展方向。

立足市区中心,重新修订完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城市交通网络运行格局。打破市、县地域限制,明确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和目标,科学设置和合理布局城乡公交运行网和站场设施,按照“适度超前、城乡同步、结构优化”的要求,构建与丽水城市化进程和道路建设相适应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体系。以中心城市(镇)体系为基础,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调整完善客运线路网络结构和密度,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辐射客运线路网,逐步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畅通有序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运行格局。

(二)基础为标,立足于完善道路基本设施建设。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扩大地方市场需求,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市区交通互动发展、共同繁荣。

1、加快道路连接网络建设。加快市内主干道、出口主干道和对外通道等道路建设,使支路与主干道连接成网;合理布设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适当减少人行斑马线和红绿灯的设置;在主要路口加宽人行斑马线,合理规划,预留或重新布设非机动车道,做到车流人流各行其道。

2、加强停车站场建设。静态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交通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今后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中型公共建筑和商业街、住宅区时,应按照规定配建或增建停车场,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使用。对于那些被挪为它用的停车场,必须加强管理,尽快恢复停车场的正常功能,多渠道地开发建设静态交通设施,使其尽快适应我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合理布置交通市政设施。重视道路绿化,利用道路两侧的树木和绿地的散射、吸声来降低噪声污染。同时争取在城市间保留生态通道,考虑出行困难者(残疾人和高龄人员)的出行,应专门建设各种便利的服务设施,为他们的通行提供便捷通道。

(三)机制为本,致力于平衡城乡公共服务。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我市农村客运得到了长足发展,城乡公交客运网络逐步完善。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之间矛盾加剧,人为地阻碍了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要加快创新体制机制的步伐,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致力于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

1、加快体制改革,合理配置资源。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城市公交与城乡客运管理体制的二元格局,将城市公交和城乡道路客运有机的合为一体,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合理整合城乡公交线路,优化城乡公交资源配置,加快实现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同时根据农村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对于农村客运车辆确实亏损严重的,政府要予以公共财政补贴,切实减轻客运经营者的负担,提高农村客运经营者的自我发展能力。

2、重组公交企业,完善经营模式。城乡公交作为公益性的运输企业,直接关系着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参照先进国家的做法,应采取国有民营的方式,公司化经营,不能采取私营或个体挂靠等经营模式。根据我市地域范围狭小、客流量不大的实际情况,需要重组公交企业,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公交企业优胜劣汰和公交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此,2008年8月份,丽水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丽政函[2008]71号文件(丽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组建丽水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批复),该文件规定,组建丽水市城乡公共交通公司,消除城乡公交“散、小、多、乱、差”的现象,逐步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均等化。

3、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交通问题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纯工程建设问题,需要将交通政策、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各个层面综合为一体,统筹考虑。目前,丽水市的交通管理体制仍旧沿袭计划经济时期分块管理的模式,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基本各自为阵,结果造成不必要的道路交通负荷及交通秩序的紊乱。对此,应尽快将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捆绑在一起,通过制定统一的交通发展规划,集中管理和指导城市交通的建设与发展。要建立健全“政府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交通问题新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四)创新为魂――着力于促进协调持续发展。

丽水市要逐步迈进规范城市的行列,城市交通的发展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规模和速度。这就要求我们创新观念、创新载体,以创新为灵魂,建立起交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常态管理方式,着力于促进城市交通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坚持公交优先,提高车辆运输效率。

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和准点率。要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认识;要加强扶持,进一步加快公交事业发展;要加强规划,完善公交线路网络结构,使公交场站设施建设与公交运力发展相适应;要加强管理,全力提升公交公司的发展潜力、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公交票制系统改革,出台适当降低公交票价、公交换乘、联乘票价优惠政策,并逐步实现不同线路、不同交通方式间的“一卡换乘”,无缝连接,有效解决公交需求和行业管理之间的矛盾,实现公交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2、调整运力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与交通设施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是始终存在的,如何经济合理地使用交通设施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要加强运力宏观调控。这不仅可以防范因运力过剩而出现扰乱运输市场秩序的行为,而且还可有效保障道路运输安全。在丽水市交通行业发展进程中,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引导运力合理发展,促进道路运输业科学稳步的发展。二要适当控制各类车辆。取消人力三轮车,限制摩托车和电瓶车的发展。人力三轮车在方便、“门到门”、满足个人偏好等方面有着公共交通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作为一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又具有其低效率的一面,占用道路有效面积时间长,既堵塞交通,也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影响公交车的速度)。过度发展势必引发交通堵塞等城市病,因此,利弊权衡,必须逐步取消。摩托车和电瓶车不仅运输效率降低,而且安全性差,应实行控制政策。运用各种手段,严格控制主城区总量的增长,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三是适度发展出租车。道路是现代社会的血脉,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道路基础设施不足或汽车的过度使用,均可能造成现代社会的血脉梗阻,而危及社会的生存。因此未来出租车交通在丽水客运交通系统中应处于辅助地位,它只服务于特定人群的出行需要,同时为长途运输等提供良好的服务。

3、整治交通秩序,提升交通综合功能。

坚持“五抓”治“五乱”,整治交通秩序,全面提升交通综合功能。通过抓执法主体、抓重点路段、抓各方配合、抓宣传声势、抓配套投入,重点整治乱行车、乱停车、乱行走、乱破路、乱占道经营现象。加大交通管理力度,组织、疏导路网交通流,优化路口交通规划,提高高峰期重要路段的见警率、管事率、纠法率。制定交通应急预案,保障我市重大活动、节假日、特殊天气的城区道路交通组织畅通。目前在城区运行的约4 万余辆摩托车,使用年限长,破旧严重,行驶噪音大,交通事故率高,应在一定期限内使其尽快退出城区道路。相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打击电瓶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残疾车、改拼装车等非法营运输车辆的工作机制,对于城郊结合部、非主干道的乱点黑点,开展全方位的整治,不断加大城郊结合部和次干道的管理力度,务求不留死角。

(五)教育为重――努力于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加强“行车人”和“行人”道德行为教育,营造文明城市良好秩序。继续开展以“礼让斑马线,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交通文明劝导活动,倡导市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乘车、文明走路,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以“文明乘车、爱心让座”为主题,在乘客中开展前门有序上车、后门依次下车,上车主动投币、自觉出示月票,使用文明用语、让座互助友爱活动,为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做出应有的奉献。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