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驾驶 > 解决汽车“两难”的关键不是限牌

解决汽车“两难”的关键不是限牌

时间:2015-10-25 来源:发票查询网
编辑:发票查询 人气:

解决汽车“两难”的关键不是限牌而是转变观念!

2014年3月26日《杭州日报》头版评论的标题是“势在必行以治标赢得治本的宝贵时间”。这说明,政府也知道“限牌”只是治标不治本。那么这“本”到底是什么?我认为这“本”是转变观念。

第一是必须明确,政府鼓励私家车政策就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尤其是像浙江杭州这样人口超高密度的地区,政府为了所谓的GDP而出台鼓励私家车政策就是政府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在出现车辆拥堵、环境恶化的迹象时,不及时控制而一味热衷于建路、扩汽车道,助长了私家车蔓延。

第二,城市道路首先是街道,不是公路

城市是市民生活的家园,城市的道路不是国道省道,更不是高速公路,它首先是街道。前者当以保证车辆快速通行为首要。而城市街道的着眼点是“人”不是“车”。它必须一视同仁地保证行人、骑车的人、开车的人在内的所有出行人的便利。

正因为私家车的逐步普及,加快了城市道路公路化的进程,因为有车族是从有钱或有势人群逐步扩散开来的,他们虽然曾今是绝对的少数,但是把控着话语权、决策权----车道越来越多、马路越来越宽、过马路的通道间隔愈来愈远、行人红灯时间越来越长,不但迫使行人“上天入地”,甚至为了扩充汽车道而将非机动车撵上人行道。城市少了“市井”的味道,也少了人情味。

我认为,要缓解汽车“两难”,不是要拼命增加车道,而是应该分出车道用作公交专业车道和非机动车“安全通道”。

第三,汽车是代步工具,不应该是“面子工程”。私家车风潮的产生,很大的原因在于私家车是面子的象征。自行车10分钟的路,宁愿化几十分钟的时间找停车位也要开车去。当然不是为了方便,只是为了“形象”。如果能够方下这“形象”的架子在汽车后备箱里准备一辆折叠自行车,估计能够减少三分之一的用车量。

第四,车牌号是公共资源不受贫富左右。

事实已经说明,私家车是不符合中国特色的“奢侈品”,(指的是道路通畅与环境污染),但是因为城市的扩大化,公共交通尤其是节假日明显滞后,且私家车逐步成了普通人能够承担的消费品,这“有限”资源的分配,不应该用时间来划定界限,换句话说,就算是以后永远不增加汽车,杭州的路就不堵了?空气的不污染了?所以要控制私家车对道路和环境的压力不能一味把板子打在新增加的车辆上,这有失公理。

当今杭州,有钱有势的家庭适龄人员几乎是人手一车了,中等家庭是三至五人一车或者两车,还有不少家庭还没有车。所以要控制私家车对道路和环境的压力,在合理控制新车增量的同时,必须让已经在为杭州的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作出贡献的现有车辆也承担一定的责任。

所以我认为限制私家车不应该以人我目标,而应该以家庭为目标。三口之家一辆车不应该限制,超越者重征城市资源费。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