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休闲时光 > 我看这幅画的时候最爱你

我看这幅画的时候最爱你

时间:2015-12-21 来源:发票查询网
编辑:发票查询 人气:

文|烟雨 评《永不言弃》

这本500多页的厚书,如果仅仅讲述两位女子的经历,我是绝对不会去看的。这年头刻画爱情的书太多,无论是战火纷飞下的患难真情还是都市生活中历尽波折的真情,都已被无数人描绘了太多遍。所以我最初见到本书的宣传文案时充满了犹疑,爱与守,希望与生机,这种到处能见到的题材能被写到怎样的精彩程度?

结果我还未读完第一章便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了。娴熟的写作技巧,逼真生动的场景描绘手法,细腻的人物性格刻画,恰到好处的悬念布设,简练明快的写作风格,这些特色足以使这本书跻身当代小说排行榜的前列。

全书讲述了两位坚强勇敢的女子,苏菲与丽芙,为了爱情与信念,不惜赌上自己所有一切的故事。她们生活于不同的时空,却因同一幅画遭遇了命运的转折,其间过程令人唏嘘不已。

苏菲与爱德华因战火而分隔两端,于是苏菲想尽办法,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借助《留下的女孩》的契机与德国指挥官接触,最终在他帮助下与爱德华相聚。

丽芙失去丈夫大卫以后,因《留下的女孩》的归属权站在了法庭之上,她与相恋之人保罗站在立场对立的两方,最终和解并收获了圆满结局。

主线固然瞩目,但我向来认为伟大的故事绝不会甘于表面陈述,而会将最值得挖掘的部分隐藏在错综复杂的故事脉络之下。因此在我看来,书中两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远不及其间埋藏的第三个故事,那位指挥官与苏菲之间,跨越种族与国度,相互扶持与慰藉,试图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故事。

他们的关系由爱德华为妻子苏菲绘制的《留下的女孩》而起。画中的苏菲高傲而独立,以至于德军指挥官只看一眼便就此难忘。他与苏菲谈论艺术,谈论美,尽可能的让苏菲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企图以这种形式将画中女孩的风采唤回到面前干瘦疲惫的苏菲身上。然而战乱的压力与粗鄙的现实最终带给他一位为爱情与利益不顾一切的疯狂女子。当苏菲以救爱德华为条件与指挥官谈判,甚至死气沉沉地爬上他的床时,留存于指挥官心中的美好形象被玷污,他终于无法再忍耐:“我要这个画上的女孩!”

从那一刻起,苏菲再没见过指挥官,却始终坚定地相信指挥官会兑现他的诺言,将她带到丈夫爱德华的身边。我相信这份信任不仅仅源于她对人性美好程度的幻想,更是因为她的直觉。她能感受到指挥官对她浓烈的爱意,但她无法回应,因为战争导致他俩立场对立,而且她坚信爱德华尚在人世,她需要对爱德华保持忠贞。

在战争年代,将活的敌人带到己方国土这种危险的行为足以令人上好几遍军事法庭,指挥官大可以将苏菲掠到德国或是集中营,让她成为自己的玩物,或者骗她爱德华已死,但指挥官默默遵守了自己的诺言。可悲的是,他始终无法获得任何回应,就连苏菲活着的消息都无法得到。我相信,当处于仇恨中的伊迪斯欺骗他说苏菲已死时,他的心也死了,以至于他在今后的所有余生里都无法忘记苏菲,而他所有的爱也最终都化为在苏菲画像面前的久久凝视。

我在看这幅画的时候最爱你,我爱你所有的真性情,我爱你毫不掩饰的情绪,我爱你骨子里的高傲与勇敢……

我一直爱你,然而你不愿相信,也不能相信。

因为一念可成天堂,也能化作地狱。

我不曾怪你,然而上苍竟连与你画像相守一生的机会都不肯给予。

我抚着书页上的文字,毫不费力就想象出《留下的女孩》这幅画在指挥官年老力衰之时被妻子夺走的场景,想象出一位枯槁的老人尽全力回忆苏菲的容貌时的场景。

因此,当伊迪斯说出《留下的女孩》背面写的文字,在看到“不索取,却给予”这六个字时,我的眼泪终于再也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