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一剪梅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剪梅》又是周邦彦的一首咏梅词,而这一曲调的词牌名就是出自这首的开头一句“一剪梅花万样娇”,取的是前三个字。后来也因为别的词句而有另外的词牌名,不过最出名的还是这个。 一剪梅 词人咏梅,开头就点明了梅花在他心目中的美是一个字“娇”,而且不是一般的娇美,是“万样”的、风情万种的。他吧梅花看作美人,斜插在树枝上,仿佛是眉梢上稍稍的一点,在那里微笑着,风中的舞姿轻盈得飘若惊鸿,仿佛是在对酒宴上的我们拍着手招呼。 夜渐渐深了,也渐渐冷了,酒意也慢慢消去了。经常可以听到美人的衣袖里玉镯敲碰的声音。城头上是谁在催促着打更,银饰的漏壶怎么样了,让明天的早晨来得更晚一些吧。漏壶是古时候用来记时的仪器,沙漏或者水漏,而打更则是人为的报时。词人提到时间,主要是目的可见最后一句,他是希望时间过得更慢些。 这首词上阕写景咏物,把梅花比作娇美的女子,又是眉梢,又是微笑舞蹈,又是拍手相招,栩栩如生,美不胜收。而下阕抒发情感,词人原本是饮酒赏梅甚是乐趣,可是随着夜深,用来消愁的酒也慢慢消散,清醒的他又想起来心里的那个她。然后突然听到外面传来的打更声,不甚哀伤。他不愿太阳升起,不愿第二天的到来,只想慢慢享受这凄清的夜晚。 周邦彦的这首《一剪梅》在他的众多词作中并不十分出彩,出名的原因还是因为造就了这一词牌名,后世最著名的还是李清照的那首。 周邦彦烛影摇红主要内容是什么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是由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周邦彦改写而成的作品。之所以说是“改写”而不是“创作”,是因为这首词原版并不是由他所创造出来的,而是在当时的皇帝宋徽宗的要求下进行改写而成的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写其实是比创造更困难的事情,因为改写这首先就是要迎合皇上的喜好,之后便是要保持原作的主旨和风格,最后则是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特点。而周邦彦不但达到了这三个要求,而且做得可以说是完美无缺。 诗词配图 周邦彦改写的第一步就是拓展了原作的容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首词的上阕全都是他增加的。原作原本是写离愁别绪的,于是周邦彦便在上阕中把原作的时间往前进行了推移,并着力刻画了原作中所描绘的女子的容貌,以及两人之间的情投意合。这就为下阕描写思念之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改写的第二步便是在下阕上进行了几处改动。原则则是让原作的主旨表达得更加充分。其中原作中的“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改为了“夜阑饮散春宵短”,这个改动不仅使得语句语句更加精炼,也写出了男主人公在夜晚饮酒之后的孤寂惆怅。第二个改动则是把“尊前谁为唱阳关”改成了“当时谁为唱阳关”,这个改动的绝妙之处在于把原作简单的叙述眼前之景变成了回忆往日的情景,这样一来不仅在写法上显得更加婉转,也突出显示了主人公久久不能消散的思念之情。 经过周邦彦的改动之后,这首作品变得主旨更加凸显,而且结构更加严密和紧凑,打上了深深的周词风格。使得这首词作变成了一首真正的佳作。 周邦彦的玉楼春主要内容是什么 《玉楼春》是周邦彦的一首词作,以描写爱情。据说这首词,是他在1089年的时候,正要离任庐州府教授时所写,共八句。 周邦彦《玉楼春》 词人开头就借用典故,“桃溪不作从容住”是指东汉时期刘、阮遇仙的神话故事,传说他们遇到了仙女并相爱,半年后不得不离开。这暗示着离别,也正是词人的不得不离开,第一句就奠定了整首词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情基调。而莲藕断了,词人也不相信会那时藕丝还会连着。可见,词人认为此次离开就是永别,十分悲观遗憾。 三四句以当时和今日作比,一个是两人相互在桥上等候的缠绵,一个是独自一人在落漫黄叶的路上的徘徊。正好与前两句相对应,一春天一秋天,而情感也是如此,回忆的是过去的美好,而衬托出的是现时的寂寞。 之后两句写景,延误笼罩的青山,夕阳里的归雁,是化用前人的诗句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境更胜一筹。而黄昏的景色最能勾起人心里哀伤之情和离愁别绪。结尾词人写到,人就像是被风吹到了江上的白云么人离愁就好比被雨打落粘在地上的花絮。两个比喻,一个说人,一个讲离别,十分婉转深沉,把这离别的情绪表达得到位而又悠长。 整首词,对偶十分工整,从爱情神话故事起,再写自己的爱情,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以及环境的烘托,到最后的直抒胸臆,词人把感情一点点地表达出来,是离别更是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