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知乎@任易 说个故事。我们都认识一个叫小明的朋友,小明就是如题描述类型的人。 尽管小明看起来友善,生活中也很友善,但这只能说明小明是一个好人,具有与人正常沟通交往相处的能力,大家也会欣赏有点能力的小明;但这不影响小明平时选择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虽然小明会经常孤独寂寞,可是小明作为一个智商超过120的男青年,希望有良师益友,不想要那种“一起消磨时间的朋友”。 究竟小明有怎样的成长轨迹,才会形成今天的性格? 在小明的青春期里,由于小明聪明,上学早,也就意味着发育比同学晚,体能比同学差,成熟程度上也不如其他同学;唯一的优势就是智力,但是智力在初高中时期并不是可炫耀的成就。小明没有办法跟同龄人一起踢球,一起游泳,一起体验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别人学会自慰时,小明还没遗精),所以小明与同龄人间缺少共同的爱好和话题,没有深交的基础。 小明想融入群体,只有两条路:一是找到新的爱好,能够跟大家交流(于是找到了SC和CS);一是放低身价融入群体(讨好和卖萌)。 小明选择了第一条路。然后小明发现跟新朋友们的沟通也仅限于打游戏、包夜、讨论游戏;在足球场或者篮球场或者恋爱场上,小明还是一个人。 小明慢慢发现阅读和游戏是最好的朋友。小明曾经为了重装机兵中红狼的死而低落,也曾为了同级生中舞岛可怜的经历而心生同情,也曾为了体会恋爱的感觉去接触到了藤崎诗织;小明在作文中引用老子、庄子、列子中的章节,小明通过玩SLG游戏和查资料得到了历史、地理方面的启蒙。 小明是个很友善的人,一是小明天生与人为善,二是由于小明在青春期成长的时候,没有太多朋友,所以小明非常重视友情,愿意为了朋友付出时间和精力。 在小明的大学生活中,结交的所有朋友,都是依托共事或爱好而认识的;这样的朋友,在相处时是有事可做的,不管是一起讨论准备比赛还是筹备晚会,还是一起运动健身打游戏泡妞,在大家相处的时间里,是有明确的TOPIC的(可以部分理解为主题)。 有的小明毕业后选择销售,开始为了事业打拼。社交更多变成了工作的需要,就是通过社交在陌生人中建立信任感找到共同点,最终找到合作机会。小明的生活中有很多目的性很强的社交(目的性很强的社交也是必要的,因为甲方需要有机会去考察潜在的乙方),疲惫不堪。小明在休息的时候,就更希望独处,给自己一点个人空间,给自己休息的时间。 有的小明毕业后选择技术,工作的时间被电脑、文献、实验、数据填满,疲惫的一天结束后,他回到家里倒头大睡。小明有时候参加聚会,却发现大家对他的工作和成果不感兴趣,小明觉得不好玩,还不如自己接着做实验有意思。 小明结婚后,还需要把一部分时间放在家庭上,放在陪伴爱人身上。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他那时无比珍惜独来独往不被打扰的时光。 小明后来慢慢变成了基层领导,但是工作上应酬仍然很多,尽管小明在酒局上口吐莲花妙语连珠话题不断,但是等到小明周末时,就不想还是吃饭聚会,小明希望跟有趣的人一起参加有趣的活动,才最开心。 那么问题来了:上哪里找到有趣的人在什么时候一起做有趣的事? 对小明来说,有趣的人至少需要有相似的教育背景,不冲突的三观,相似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互相欣赏的优点,这些人虽然很难找,但是还能遇到; 那么问题又来了,跟这些有趣的人能一起做哪些有趣的事? 对小明来说,逛博物馆、古建筑、老胡同是特别有趣的事,如果有个朋友能一起回顾这个地方的历史、人物、轶事、典故,互通有无,那是最好;但是找不到。 对小明来说,玩户外,玩滑雪,玩骑行,玩跑步都挺有趣的,如果有不斤斤计较,见多识广,言之有物的玩伴一起,那才可称为“玩”,但是小明虽然认识的玩伴不少,年龄行业性格爱好都不一致,他没有信心带着一帮互不相识有个性的人成功的玩好一次户外。小明多次组局失败。 对小明来说,周末去趟图书馆看书,或者一起上一门有趣的MOOC课程或者讲座挺带感的,但是别人不感兴趣。 对小明来说,不断接触一点新事物是特别带感的事,但是既然是新事物,小明很难拉到熟人一起玩。 那么问题又来了,什么时候才能跟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 小明周六加班,李雷周日回家看生病的母亲,韩梅梅这周要带小孩去上辅导班,Lily和Lucy跟男朋友出国去玩,小强这周在准备考试认证,小王承销的证券要准备路演,尽管大家早就约好每月第四周周末聚会,但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慢慢的,小明虽然一个人孤独寂寞,但是也习惯了独来独往。当小明深夜独处,寂寞寥落之感来袭时,他会跑到三里屯二楼的星巴克看着人来人往,也就消弭了孤独。 小明不喜欢被别人勉强,所以也从来不勉强别人。 小明虽然在不断的认识相互欣赏的新朋友,但总是缺乏进一步熟悉的契机,相交不深。 小明不喜欢那种毫无意义的闲聊,但是珍惜每个愉快充实主题明确的聚会机会。 总之,这就是小明,一个独一无二的小明,一个友善的,经常独来独往的小明。如果有人愿意同他一起探索更大的世界,那么独来独往的小明就会变身成热情仗义的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