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善书 我不知道,城市里的穷在你心中是怎样一个概念?或者,你有没有穷过? 在我看见的,城市里的穷就是父母没文化、无业、打零工,身份要么是外来务工者,要么住在城市里的棚户区。他们领低保,住瓦房、木房,将10~30平方米的房间称作“家”,没有格局分明的厨房、卧室、书房、客厅、阳台、卫生间,只有在一个房间里既是卧室,也是厨房,大人和小孩睡觉的地方用一张床单隔开,甚至上厕所都要跑去外面破旧的公厕解决。洗澡的话,夏天站在水龙头边冲洗,冬天则烧一桶水倒在一只大盆子里洗,周围居住环境极其脏乱。 记得2013年,我还在报社上班期间,做了两期交换角色采访,首期体验的是在城市里卖菜的外来人员,第二期是修车工。比起那些外表光鲜实则丑陋的人事,我更关注那种感同身受普通人的生活。 第一期采访卖菜阿姨时,我和她聊了很多。她来自偏远的山村,丈夫在工地做工,女儿读初中,儿子读小学。我问她卖菜能挣多少钱时,她和旁边的大姐都笑着说卖菜哪能挣钱啊,不就是混口饭吃,晚上出门挑着箩筐串街卖水果。其间,我问了很多问题,还暗自高兴,心想这期稿子肯定能上头条。由于卖菜阿姨的住所离菜场不远,在征得卖菜阿姨同意后,我又以了解邻居为由去了她家。 第二期采访的是一名修车男生,他19岁,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挣钱,城市户口。与他交流时,他显得很热情,我问他修车的程序,一个月能挣多少钱,能不能补贴家用,他都很开心地回答了我。当我回头看采访稿时,觉得没问到点子上,便又与他聊起了梦想。聊天过程中,他一直提到自己多少岁前要挣多少钱买房,让母亲也住一回带电梯的新房。 第二天,我去单位把新闻稿拿给领导看,他先是表扬我几句,接着表情由晴变阴,我看他脸色不对,就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着批评。领导告诉我,新闻里最好避免记者的情绪,然后让我重新修改。经过向前辈们请教以及自己的反复琢磨推敲,我明白了新闻是站在客观角度记录,情绪是读者自己的表达反馈。 曾经在上班那段时间里,我接触并采访了很多平凡的普通人,有卖菜小贩、公交司机、摩的师傅、运水工、建筑工人、服务员等,他们虽然平凡、贫穷,但他们的生活却过得乐滋滋的。采访时,我有好几次想问他们年轻时的梦想,或者现在的梦想,但几次都咽了回去,觉得这样问太突兀,如果在他们面前提起梦想,也许会刺痛他们。 我想:贫穷的人可能奋斗一辈子也依然表现平平,甚至一直在给“少数人”铺路搭桥,但知足常乐,这也许是每个草根出身的人所秉持的态度。 我时常想起生活中那些看见过的场景,想起那些贫穷的人以及自己目前窘迫的生活,我认为钱是物质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人的安全感。没有人不爱钱,但当你获得钱权时,千万不要得意忘形,甚至是忘本。 在这个物欲横流、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既在制造,也在承担——我们制造高楼大厦,承担着邻里间闭门不理的人际关系。 此刻,也许你衣着光鲜嘲笑身份低微的人,以为自己有钱了不起,但你别忘了,你没钱的时候是否也曾经历过卑微?是否也受人奚落? 要知道,你眼中那些生活在城市角落里不起眼的小人物,或者你经常看见的打工者,他们都在为生计、为家庭努力,让自己变得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些便是他们的梦想。这些人平凡、贫穷甚至卑微,抑或在你眼中一毛不值,但你一定不要嘲笑他们,觉得他们命不好,活该低贱,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 每个人的人生结果都一样,只是快与慢而已。比起你熠熠生辉的梦想,他们的梦想简单朴实,甚至是微不足道。在他们心中,能在这个孤独的城市里有一席之地,供得起儿女上学,撕掉“农民工”、“外来务工者”、“穷人”诸如此类尖锐的标签便足矣。 不要瞧不起别人的生活,他人也在用你看不见的方式努力。 摘自《我不要在庸碌中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