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易发季节,春季肝病发病率是否会最高?如何预防肝炎发生?记者采访了省中医院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著名肝病专家、博士生导师张赤志教授。 记者:春季易发肝炎有哪些?如何预防? 张:春季易发的肝炎主要指急性黄疸型肝炎,包括甲肝和戊肝,其共同特点是经消化道传播。如粪便中的甲肝、戊肝病毒,未经消毒处理,污染了水源、食物或手,人们食用时未煮熟或未洗手,就可能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最好的预防方法是防止病从口入。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蔬菜、瓜果,餐前便后洗手,使用消毒碗筷进餐;消灭可传播细菌的昆虫,如苍蝇、蟑螂等。 记者:春季慢性肝病也易加重,这是什么原因? 张:我们经常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慢性丙肝、肝硬化患者,本来病情比较稳定,—旦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叠感染),均可导致原发肝病加重,甚至 导致严重的肝炎(重型肝炎)。此外,春季是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繁殖的季节,肝病患者本来抵抗力就低下,容易感冒或患咽炎、气管炎、肺炎和肠 道疾病,细菌中的毒素物质对肝脏进行打击,也是春季肝病易加重的原因。 记者:急性黄疸型肝炎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 张:感染甲肝或戊肝,均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腹胀腹泻、尿色深红和黄疸等。部分无黄疸患者易漏诊。特别需要提醒孕妇,如果感染上急性黄疸型肝炎,要警惕并发流产和死胎。 记者:我国自古以来有“春宜养肝”的说法,请您介绍一下春季如何养肝。 张:首先,中医认为四季之中,春属木,肝与木的特性相似,喜条达疏泄。患者只有保持乐观的情绪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缩短病程。其次,中医认为肝藏血。患者应保持生活规律,按时起居,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证明,人在站立时肝血流量比卧床时减少30%,运动时则减少50%—80%。因此,安静卧位可使肝脏血量增加,肝内氧气和营养物质增多,有利于肝细胞修复。最后,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春天的气息,吐故纳新,促使肝脏吸收到更多的氧气和养料,以助肝气生发,但要做到劳而不倦 记者:饮食如何养肝? 张:春季饮食养肝,古已有之。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所谓“省酸”,即少摄入酸性食物。中医认为,春季为肝主之气本应旺盛,酸味 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生发和肝气疏泄,影响了肝脏功能的正常运转;而“增甘”即选择甜味食物,如大枣、红豆、扁豆、苡米、芡实、山药等以补脾,防止 过盛的肝气损伤脾脏,符合中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脾气旺盛,免疫力增强,有利于人体抗病能力和肝脏功能的恢复。(熊琳晖 徐爱云) |